继承知识

inherit lawyer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继承知识

法定继承的遗产份额是如何划分的

日期:2025-03-18       浏览次数: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的遗产份额通常均等划分的,需遵循法律继承顺序。配偶、父母、子女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无则转第二顺序。特殊情况下,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赡养义务的,也视为第一顺序。

一、法定继承的遗产份额是如何划分的

法定继承的遗产份额一般是均等划分的,根据《民法典》规定,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则是第二顺序的继承人。

1.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遗产才会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对于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他们也将被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2.在确定了继承顺序后,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这是《民法典》第所规定的原则。

3.“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所尽的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条件大致接近。

在这种情况下,遗产应当被均等分配,即每个继承人所取得的遗产份额比例相同。

二、法定继承遗产划分顺序

法定继承遗产的划分顺序,严格遵循《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这包括配偶、父母和子女,如果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不存在或者全部放弃继承权,那么遗产才会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对于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法律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考虑。

这些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适当地多分一些,这种规定旨在鼓励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照顾,同时也是对被继承人意愿的一种尊重。

法定继承的遗产份额是如何划分的

三、法定继承遗产特殊情况处理

在法定继承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

1.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法律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一些。这体现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保护。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也可以多分。这种规定旨在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积极履行赡养、扶养义务,促进家庭和睦。

3.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如果其不尽扶养义务,那么在分配遗产时,法律将对其进行制裁,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遗产。这是继承人自主自愿地行使其继承权的结果,法律对此不加以干预。

这种协商必须是在合法、公正、公平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损害其他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法定继承遗产如受到不当的对待,继承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法律专题: 法定继承
Image

写下您的需求
相信我们能做的很好!